当前位置:尚靓女性网 > 轻奢品牌 > 正文

灾区儿童 请不要消遣灾区孩子的感情

导语:除夕夜,我和家人一起看电视,在某频道看到了一个由地震灾区的表演明星和小朋友表演的诗歌朗诵节目。带着被感动的初衷认真听,怎么听又觉得不对劲。看完之后,愤怒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说起来,节目非常符合“主旋律”:几位女明星扮演了“妈妈”的角色,为灾区的孩子们提供了很多帮助。他们用动情的话语表达对灾区孩子们的

除夕夜,我和家人一起看电视,在某频道看到了一个由地震灾区的表演明星和小朋友表演的诗歌朗诵节目。带着被感动的初衷认真听,怎么听又觉得不对劲。看完之后,愤怒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说起来,节目非常符合“主旋律”:几位女明星扮演了“妈妈”的角色,为灾区的孩子们提供了很多帮助。他们用动情的话语表达对灾区孩子们的关心;那些真正从灾区赶来,失去母亲的孩子,用稚嫩的普通话和有些颤抖的声调,向这些心地善良的“母亲”表达了感激之情。一切都那么“自然”,类似的场景也经常出现在过去。然而,长诗充满了尴尬的词语。为了表达有好心人照顾他们,他们甚至用了“骄傲”之类的句子“我感到幸福,因为我们有了更多的母亲”;为了表明孩子已经重新找到了家的温暖,在与母亲如此漫长的“对话”中,没有一句表达他对去了天堂的母亲的思念。更离谱的是,在诗歌朗诵结束时,主持人说灾区的孩子们为晚会精心准备了礼物,应该送给每个人。但当礼物打开后,原来是几十条写着“谢谢”的横幅印得整整齐齐!现场响起阵阵掌声,我却脸红了。看着孩子们手里拿着横幅却表情极其沉重的脸,我真的很想上前为这个文明人导演的感恩节目所造成的伤害说声“对不起”,希望能安慰安慰他们。

我们太习惯用这种一厢情愿的方式表达大爱。诚然,社会关爱灾区儿童,感谢他们所有人是客观的,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否足够尊重孩子的情绪,按照我们的逻辑给孩子强加一些东西,让他们喘不过气来,是不是太过分了?每逢佳节,当2008年和2009年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失去母亲的孩子们到来时,他们怎能不深深怀念自己的亲生母亲呢?你怎么能单纯因为“你有更多的妈妈”而唱“更多的幸福”,完全忘记你的妈妈?

此时此刻,如果他们发出“你在那边还好吗,我在这里想你”等真实的呼唤,真的会抹杀各界对他们关爱形成的温暖效应吗?这一刻,如果他们拿出自己最想给妈妈看的小东西,而不是那糟糕的印着“谢谢”的字,观众会不会说他们不懂得感恩?孩子是最情绪化的群体。我们不能愚蠢地把它们当成可以按照我们简单的叙事逻辑随意操纵的道具。

基于春节的热烈气氛,很多晚会势必会呈现“全社会关爱灾区儿童,灾区儿童感谢全社会关爱”的主题。不知道未来几天类似的场景会不会陆续出现。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尚靓女性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shjingmiaozj.com/pinpai/26057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仙特明 治疗过敏 安全更安心 下一篇: 虐待儿童 被忽视的伤害:虐待儿童